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关键环节。 为确保在欧洲范围内进行恒定且可靠的测量,欧洲标准化委员会(CEN)制定了一系列标准,用于指导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。 其中一项标准CEN/TS 16976目前正在转型并发展为EN 16976,为粒子数量浓度(PNC)的环境空气监测实践带来了重大改进。 在这篇博客文章中,我们将探讨CEN/TS 16976到EN 16976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环境监测的影响。
CEN/TS 16976的发展历程
CEN/TS 16976, 全称为"CEN技术规范16976",最初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(CEN)于2016年作为技术规范发布,旨在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提供指导和要求。 技术规范是针对特定测量问题或技术而制定的文件,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 CEN/TS 16976标准为欧洲各国建立统一的PNC空气质量监测实践奠定了基础。
然而,随着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监测技术的进步,显然需要一套更全面且规范的标准体系。 这促使CEN/TS 16976转变为EN 16976,成为一项正式的欧洲标准,以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需求。 平行建立的泛欧洲基础设施大气网络 ACTRIS (气溶胶,云和痕量气体研究基础设施)支持了大气粒子测量标准化的需求。
EN 16976:新的欧洲标准
EN 16976标准,全称为"环境空气 - 大气气溶胶粒子数量浓度测定",目前仍以草案版本(prEN 16976:2024)形式发布。尽管如此,该标准在环境空气监测领域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进步。 本标准带来多项关键改进:
- 提升清晰度与精确性:EN 16976将为粒子数量浓度(PNC)远程测量系统的设计、安装、运行和维护提供一份清晰精确的框架性文件。 这种更高的清晰度将减少歧义,确保空气质量监测实践的统一性。
- 全面指导:最终标准将涵盖广泛范围,包括采样程序、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措施。它将为选择合适的粒子监测设备、校准程序及要求提供指导。
- 与国际标准接轨:EN 16976遵循国际公认的空气质量监测规范,确保欧洲各监测系统间相互兼容。这种协调机制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数据共享与合作。
- 提升数据精度: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与要求,EN 16976标准将有效保障空气质量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。这对于制定关乎公共健康与环境保护的决策至关重要。
EN 16976的优势
CEN/TS 16976标准升级为EN 16976标准为环境空气监测带来多项优势:
- 一致性: 该标准促进了欧洲各地空气质量监测实践的统一性,便于比较不同地区的PNC数据。
- 公共卫生防护: 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PNC数据,EN 16976标准助力于基于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,从而提升防护效能。
CEN/TS 16976转化为最终版EN 16976标准,将成为环境空气监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。 该欧洲标准不仅优化并提升了粒子数量浓度的监测方法,还进一步强化了对保护公众健康与环境的承诺。 该EN标准为可能出台的指南和欧盟指令奠定了基础,这些指南和指令可能包括对粒子数量浓度的强制性监测,甚至针对 PM10 和 PM2.5等设定阈值要求。 随着空气质量持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,EN 16976 标准将确保欧洲在全面且可靠的空气质量监测方面保持领先地位,并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榜样。